浅谈牛血清的选购技巧
血清,由于其复杂的内在成分和难以控制的外界因素,它既是细胞生长的必备营养,又是细胞死亡的致命毒药,可能会因为一时的疏忽大意选错了血清,导致我们辛辛苦苦培养的细胞意外死亡,不得不重新培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 那么,该如何选择血清呢?下面就牛血清来谈谈几点选购技巧: 1、明确细胞种类,选择血清的类型 胎牛血清(FBS):八月龄胎牛心脏穿刺取血。适用于专业的研究和试验,包括干细胞研究、免疫分析和抗
2016.03.17
填料塔与板式塔的区别与选型
填料塔,是指在圆柱形壳体内装填一定高度的填料,液体经塔顶喷淋装置均匀分布于填料层顶部上,依靠重力作用沿填料表面自上而下流经填料层后自塔底排出;气体则在压强差推动下穿过填料层的空隙,由塔的一端流向另一端。气液在填料表面接触进行质、热交换,两相的组成沿塔高连续变化。 板式塔,是指在圆柱形壳体内按一定间距水平设置若干层塔板,液体靠重力作用自上而下流经各层板后从塔底排出,各层塔板上保持有一定厚度的流动液
2016.03.15
粉体科普:活性碳酸钙与非活性碳酸钙
活性碳酸钙,又称胶质碳酸钙、改性碳酸钙、表面处理碳酸钙,在日本其商品名又叫白艳华。活性碳酸钙是用表面改性剂对重质或轻质普通碳酸钙进行表面改性而制得。通常使用的表面改性剂是具有双氢基团的有机物,如高级脂肪酸、表面活性剂、偶联剂等。早期活性碳酸钙生产多数以轻钙为主要基料。但由于轻钙的生产工艺复杂,价格高,同时生产轻钙对环境产生污染,因此目前多数是以重钙取代轻钙制备活性碳酸钙。 活性碳酸钙与非活性碳酸
2016.03.15
印染科普:染色与印花的区别
染色,指用染料使纤维等材料着色,有时需要用媒染剂。印花是一种局部的染色,其相同之处在于选择印花或染色使用同一类型的染料时,所使用的化学助剂的物理与化学属性相似;采用的染料染着、固色原理相似;同一品种纤维,若用同一染料染色和印花,可具有相同的染色牢度。 染色与印花的不同之处在于: 1、染色溶液一般不加或少加增稠性糊料;而印花色浆一般均要加入较多的增稠性糊料,以防止花纹的渗化而造成花型轮廓不清或失真
2016.03.15
化学趣谈:你知道化学元素是如何命名的吗?
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IUPAC)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又译国际理论(化学)与应用化学联合会于2015年12月30日宣布,已证实发现元素周期表中的最后4个元素,将为元素周期表加入新成员,其原子序分别为113、115、117及118。而这4个元素加入后,也将使元素周期表成为完整排列的7个周期。这4个元素曾在实验室中被
2016.03.15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Bischler-Napieralski合成法
反应概述: 苯乙胺与羧酸或酰氯反应形成酰胺,然后在脱水剂如五氧化二磷、三氯氧磷或五氯化磷等作用下,脱水关环,再脱氢得1-取代异喹啉化合物。本合成法是合成1-取代异喹啉化合物最常用的方法。关环是芳环的亲电取代反应,芳环上有活化基团存在时反应容易进行,如活化基团在间位,关环发生在活化基团的对位,得6-取代异喹啉。芳环上如有钝化基团,则反应不易进行。反应机理:反应实例:实例1实例2参考文献:[1] A.
2016.03.03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Birch还原
反应概述: 芳香化合物用碱金属(钠、钾或锂)在液氨与醇(乙醇、异丙醇或仲丁醇)的混合液中还原,苯环可被还原成非共轭的1,4-环己二烯化合物。反应机理: 首先是钠和液氨作用生成溶剂化电子,然后苯环得到一个电子生成自由基负离子(Ⅰ),这时苯环的π电子体系中有7个电子,加到苯环上的那个电子处在苯环分子轨道的反键轨道上,自由基负离子仍是个环状共轭体系,(Ⅰ)表示的是其部分共振式。(Ⅰ)不稳定而被质子化,随
2016.03.03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Baeyer-Villiger氧化
概 述: 酮类化合物用过酸如过氧乙酸、过氧苯甲酸、间氯过氧苯甲酸或三氟过氧乙酸等氧化,可在羰基旁边插入一个氧原子生成相应的酯,其中三氟过氧乙酸是最好的氧化剂。这类氧化剂的特点是反应速率快,反应温度一般在10~40℃之间,产率高。反应机理: 过酸先与羰基进行亲核加成,然后酮羰基上的一个烃基带着一对电子迁移到 -〇-〇- 基团中与羰基原子直接相连的氧原子上,同时发生 〇-〇 键异裂。因此,这是一个重排
2016.03.01
常用缓冲液浓度与pH范围
缓冲液名称 常用浓度 配制pH范围 主要物质分子量Mr 甘氨酸-盐酸缓冲液 0.05 mol/L 2.2-5.0 甘氨酸 Mr=75.07 邻苯二甲酸-盐酸缓冲液 0.05 mol/L 2.2-3.8 邻苯二甲酸氢钾 Mr=204.23 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 2.2-8.0 磷酸氢二钠 Mr=141.98 柠檬酸-氢氧化钠-盐酸缓冲液 2.2-6.5 柠檬酸 Mr=192.06 柠檬酸-柠檬
2016.03.01
常见缓冲液的分子量、pKa值和缓冲范围
缓冲液(Buffer solution)通常是由“弱酸及其共轭碱”或“弱碱及其共轭酸”缓冲对所组成的溶液,能够在加入一定量其他物质时减缓pH的改变。以生物实验中最常用的一种缓冲液PBS为例,其由Na2HPO4、KH2PO4组成缓冲对,在PH 5.8-8.0范围内有较强的缓冲能力。以下为生物实验中常用的缓冲液: 缓冲液 中文全称 CAS pKa(25℃) 缓冲范围 分子量 MES 2-吗啉乙磺酸
2016.03.01
影响直读光谱仪分析质量的因素有哪些?
1、氩气 吹氩的主要作用是试样激发时赶走火花室内的空气,减小空气对紫外光区谱线的吸收。主要是因为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在远紫外区具有强烈的吸收带,对分析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且不利于激发稳定,形成或加强扩散放电,激发时产生白点。因此必须要求氩气的纯度达到99.996% 以上。另外,氩气的压力和流量也对分析质量有一定影响,它决定氩气对放电表面的冲击能力,这种激发能力必须适当,过低,不足以将试样激发过
2016.02.29
元素周期表Ⅰ-Ⅲ族元素蒸气压与温度关系曲线
在蒸镀工艺,饱和蒸气压Pv与温度T的关系曲线对于薄膜制作技术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合理地选择蒸发材料及确定蒸发条件。下面为元素周期表Ⅰ、Ⅱ、Ⅲ族元素蒸气压与温度关系曲线:周期表Ⅰ族元素蒸气压与温度关系曲线周期表Ⅱ族元素蒸气压与温度关系曲线周期表Ⅲ族元素蒸气压与温度关系曲线
2016.02.19
一些常用材料的蒸气压与温度关系表
金属分子量不同蒸气压Pv(Pa)下的温度T(K)熔点(K)蒸发速率*10-810-610-410-2100102 Au 197 964 1080 1220 1405 1670 2040 1336 6.1 Ag 107.9 759 847 958 1105 1300 1605 1234 9.4 In 114.8 677 761 870 1015 1220 1520 429 9.4 Al 27 860
2016.02.19
蒸镀常用金属的蒸汽压方程中的计算常数
材料的蒸气压与温度之间有一近似关系: lg p = A - B/T T 为绝对温度(K) p 为蒸气压,单位:微米汞柱(μmHg) A、B分别为与材料性质有关的常数,可以直接由实验或者查文献取得。 对大多数材料而言,在蒸气压小于 1Torr的温度范围内,上式是蒸发材料的饱和蒸气压与温度之间的一个比较精确的表达式。其准确度虽差,但胜在方便实用。 金属 A B 金属 A B 金属 A B Li 10
2016.02.18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Cope重排
概 述: 1,5-二烯类化合物受热时发生类似于 O-烯丙基重排为 C-烯丙基的重排反应(Claisen 重排)反应称为Cope重排。这个反应30多年来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5-二烯在150—200℃单独加热短时间就容易发生重排,并且产率非常好。 Cope重排属于周环反应,它和其它周环反应的特点一样,具有高度的立体选择性。例如:内消旋-3,4-二甲基-1,5-己二烯重排后,得到的产物几乎全部是(Z
2016.01.13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Beckmann重排
概 述: 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反应机理: 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反应实例:实例1实例2参考文献:[1]
2016.01.13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Cannizzaro反应
概 述: 无α-活泼氢原子的醛,在强碱作用下,发生分子间氧化-还原反应,一个分子的醛基氢以氢负离子的形式转移给另一分子,结果以分子被氧化成酸,而另一分子则被还原成为一级醇,故又称为歧化反应。 无α-活泼氢原子的两种不同的醛也能发生这样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交叉Cannizzaro反应”,其中还原性较强的醛被氧化成酸,还原性较弱的责备还原成为醇,如甲醛和苯甲醛反应,甲醛被氧化成甲酸,苯甲醛则被还原
2016.01.03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Arndt-Eister反应
概 述: 酰氯与重氮甲烷反应,然后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酸。反应机理: 重氮甲烷与酰氯反应首先形成重氮酮(1),(1)在氧化银催化下与水共热,得到酰基卡宾(2),(2)发生重排得烯酮(3),(3)与水反应生成酸,若与醇或者氨(胺)反应,则得酯或酰胺。反应实例:参考文献:[1] W. E. Bachmann, W. S. Struve, Org.Reactions, 1942, 1, 38.[2
2016.01.03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Arbuzov反应
概 述: 亚磷酸三烷基酯作为亲核试剂与卤代烷作用,生成烷基膦酸二烷基酯和一个新的卤代烷:卤代烷反应时,其活性次序为:R'I >R'Br >R'Cl。除了卤代烷外,烯丙型或炔丙型卤化物、a-卤代醚、a- 或 b-卤代酸酯、对甲苯磺酸酯等也可以进行反应。当亚磷酸三烷基酯中三个烷基各不相同时,总是先脱除含碳原子数最少的基团。 本反应是由醇制备卤代烷的很好方法,因为亚磷
2016.01.03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Wohl递降反应
概 述: 醛糖首先与羟胺反应转变成肟,将所形成的肟与乙酸酐共热发生乙酰化,再失去一分子乙酸得到五乙酰的腈,然后在甲醇钠的甲醇溶液中进行酯交换反应,并消除一分子氰化氢得到减少一个碳原子的醛糖。例如由葡萄糖得到阿拉伯糖:反应实例:参考文献:[1] A. Wohl, Ber., 1893, 26, 730; 1899, 32, 3666.[2] C. Zemplen, Ber.,1926, 59, 12
2016.01.02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Wolff-Kishner-黄鸣龙反应
概 述: 醛类或酮类在碱性条件下与肼作用,羰基被还原为亚甲基。原来Wolff-Kishner的方法是将醛或酮与肼和金属钠或钾在高温(约200℃)下加热反应,需要在封管或高压釜中进行,操作不方便。黄鸣龙改进不用封管而在高沸点溶剂如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b.p.245℃)中,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代替金属钠反应。 对碱敏感的化合物不适合用此法还原,可用Clemmensen还原。反应机理:反应实例:实例1
2016.01.02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Yurév反应
概 述: 当呋喃与氨(或一级胺类)、硫化氢、硒化氢在三氯化铝存在下于气相反应时,分别转变为吡咯、噻吩或硒吩。反应实例: 利用此反应可实现呋喃、吡咯和噻吩的环系互变。呋喃与其它杂环彼此相互转变的产率约为40%,最低产率约2%。 a-烷基呋喃也能发生此转变;六员杂环、具有一个或两个杂原子的部分或全部氢化的五员及六员杂环化合物亦能发生此反应,例如: 完全氢化的杂环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转变,产率可达90%,
2016.01.02
有机合成人名反应——山口反应(Yamaguchi Esterification)
山口反应(Yamaguchi Esterification)是日本化学家山口胜于1979年发明的一种酯化技术。通过2,4,6-三氯苯甲酰氯与羧酸底物作用生成混酐使羧酸得以活化,继而与醇试剂顺利作用成酯。酯化的催化剂是DMAP。早期山口提出反应是通过羧酸与2,4,6-三氯苯甲酸的混酐和醇作用而得到期待的酯。反应对混酐两个羰基的区域选择性是基于2,6位上氯原子的位阻效应而形成。近期的研究报告表明一部
2016.01.02
有机化学基础概念——反应和反应机理
反应和反应机理 有机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成键电子发生重新分布,原有的键断裂,新的键形成,从而使原分子中原子间的组合发生了变化,新的分子产生。这种变化过程称为有机反应(organic reaction)。 一级反应:在动力学上,将反应速率只取决于一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称为一级反应。 二级反应:在动力学上,将反应速率取决于两种化合物浓度的反应称为二级反应。 按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分类
2015.12.22
有机化学基础概念——光谱/试剂
一、光谱1、紫外光谱 1) 生色基:能在某一段光波内产生吸收的基团称为这一段波长的生色基。紫外光谱的生色基是:碳碳共轭结构、含有杂原子的共轭结构、能进行n→π*跃迁的基团、能进行n→σ*跃迁并在近紫外区能吸收的原子或基团。 2) 红移:使最大吸收峰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红移现象。 3) 伍德沃德和费塞尔规则:用来估算二烯烃,多烯烃及共轭烯酮类化合物的紫外吸收λmax位置的经验规则,一般计算值与实
2015.12.22
有机化学基础概念——电子效应/理论
一、电子效应1、 共轭效应 单双键交替出现的体系称为共轭体系。在共轭体系中,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影响而使体系内的π电子(或P电子)分布发生变化的一种电子效应称为共轭效应。凡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能降低体系的π电子密度,则这些基团有吸电子的共轭效应,用-C表示。凡共轭体系上的取代基能增高共轭体系的π电子云密度,则这些基团有给电子的共轭效应,用+C表示。共轭效应只能在共轭体系中传递,但无论共轭体系有多大,共轭
2015.12.22
有机化学基础概念——静态立体化学
1、 1,3−二直立键相互作用 在甲基占直键的甲基环己烷中,甲基的范德华半径较大,甲基与C−3,C−5的直键氢有相互作用力(排斥力)。这种作用称为1,3−二直立键的相互作用,也是非键连的互相作用。2、 分子比旋光度 有的文献采用分子比旋光度 来表示物质的旋光性质。分子比旋光度与比旋光度的换算公式如下:3、 不对称合成法 当原料分子是一个手性分子时,试
2015.12.22
有机化学基础概念——同分异构体/化学键/结构和表达
一、同分异构体1、 几何异构体 因双键或成环碳原子的单键不能自由旋转而引起的异构体称为几何异构体,也称为顺反异构体。2、 互变异构体 因分子中某一原子在两个位置迅速移动而产生的官能团异构体称为互变异构体。互变异构体是一种特殊的官能团异构体。3、 立体异构体 分子中原子或原子团互相连接次序相同、但空间排列不同而引起的异构体称为立体异构体。4、 同分异构体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称为同分异构体,
2015.12.22
有机化学基础概念——化合物类名
1、 无机酸酯 醇与含氧无机酸反应失去一分子水后的生成物称为无机酸酯。2、 双烯烃 碳碳双键数目最少的多烯烃是二烯烃或称双烯烃。可分为三类:两个双键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二烯烃称为累积二烯烃;两个双键被两个或两个以上单键隔开的二烯烃称为孤立二烯烃;两个双键被一个单键隔开的二烯烃称为共轭二烯烃。3、 内酯 分子内的羧基和羟基失水形成的产物称为内酯。4、 内酰胺 分子内的羧基和胺(氨)基失水的产物称为内
2015.12.22
容易污染HPLC-MS(ESI+)的化合物与LC-MS中常见本底离子
容易污染HPLC-MS(ESI+)的化合物 m/z Ion Compound m/z Ion Compound 42 (M + H)+ 乙腈(ACN) 179 (2M + Na)+ DMSO 59 (M + NH4)+ 乙腈 186 (M + H)+ 三丁基胺 64 (M + Na)+ 乙腈 214 (M + H)+ 未确定,可能与甲醇有关 65 (2M + 1)+ 甲醇 225 (M + H)+
2015.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