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通报环评文件复核结果
近日,生态环境部公开通报2020年第三季度环评文件常态化复核工作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意见。生态环境部表示,经对地方各级审批部门审批的15461份环评文件进行智能校核和对132份环评文件进行重点复核发现,12份环评文件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其中9份存在环境影响因素分析不全、污染源源强核算内容不全、监测布点不符合相关规定等质量问题;3份存在未按规定附具环评文件编制单位
环评
2021.06.09
最高法发布2020年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人民法院依法审理因违法使用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污染环境引发的刑事案件、因倾倒生活垃圾、废酸油渣等固体废物引发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依法审理在巢湖非法捕捞水产品、在洞庭湖非法采砂等行为引发的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保障长江十年禁渔禁令实施,维护长江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环境安全……6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2020年度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典型案例
环保政策下,如何应对万吨级退役风机叶片
近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风力发电叶片推窗及产业发展模式研讨会,相关行业协会针对退役叶片的回收和后处理问题。就如何推进叶片回收的产业化技术及高效综合利用进行了专题讨论,这也是目前风电行业及材料行业首次专题就叶片回收及后处理综合利用进行公开正式讨论。随着煤、石油、天然气等传统化石能源的逐渐耗尽,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开发利用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已成为能源领域
国家能源局:明确全国各省2021、2022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
5月2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下发《关于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及有关事项的通知》(发改能源〔2021〕704号),给出各省2021年、2022年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经信委(工信委、工信厅),国家能源局各派出机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内蒙古电力
可再生能源
2021.06.01
VOCs步入精细化深度治理阶段
5月19~21日在西安召开的2021全国化工有机废气(VOCs)综合治理高峰论坛上传出消息,我国VOCs治理已进入到精细化和深度治理阶段,需要采用多技术的组合工艺对废气进行综合治理,尤其要加强系统工艺设计,同时要推行“一厂一策”制度,并加强全过程控制。中国工业环保促进会会长李英冀表示,“十四五”规划提出我国将实施以碳排放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
VOCs
2021.05.28
预算额度5亿元 国家能源局:2021年户用光伏发电仍有补贴
20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通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有关负责人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该负责人称,为促进户用光伏发电发展,今年户用光伏发电仍有补贴,财政补贴预算额度为5亿元。《通知》提出,2021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达到11%左右,后续逐年提高,确保2025年非化石
光伏发电
2021.05.24
宁夏抓紧制定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
5月13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润儿主持召开会议,听取全区贯彻落实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关情况汇报,强调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要求和党中央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决策部署,抓紧制定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提高抓好绿色低碳发展领导能力,切实推动“双碳”目标任务落实。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咸辉出席并讲话。会上,自治区生态环
陕西开启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
日前,根据《陕西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实施办法》,经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2021年分两批对全省13个市(区)开展第二轮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第一批于5月上旬进驻,对西安(含西咸新区)、宝鸡、渭南(含韩城市)、汉中、商洛等7市(区)进行督察;第二批拟于7月上旬进驻,对咸阳、铜川(含杨凌示范区)、榆林、延安、安康等6市(区)进行督察,进驻时间为1个月。据了解,第
环境保护督察
2021.05.13
深圳禁塑令升级!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2021年5月6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塑料制品生产、销售、使用的通告》,明确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同时,商品零售经营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塑料购物袋,餐饮服务和餐饮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免费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汤匙等餐具。通告表示:一、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
发泡塑料
2021.05.08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一企业排污超标近六千倍
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龙天勇有色金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天勇公司)排放的污染物超标近6000倍;安徽省蚌埠市固镇经济开发区的安徽丰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原集团)氨氮浓度超标733倍。企业违法排污为何如此疯狂?从正在进行的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公开披露的这两起案件的案情中不难发现:如果当地党委、政府生态环保责任不缺失,当地监管部门不失职、失
我国VOCs污染治理监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细颗粒物(PM2.5)污染得到了有效管控,但臭氧(O3) 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特别是在夏季,O3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污染物。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数据,2020年1—12月,全国33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O3日最大8小时浓度第90分位数的平均值为138μg/m3,相比2015年增幅为12%。挥发性有机物(VOCs)作为P
VOCs
2021.04.28
可降解是否就环保?从“限塑”到“禁塑”,还有多远
我国是塑料制品的生产和消费大国。来自中国塑协塑料再生利用专业委员会的数据显示,我国每天使用塑料袋约30亿个。截至2019年,塑料袋年使用量超过400万吨。巨大的消耗量以及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使社会各界对塑料污染治理普遍关注。记者在调查走访中发现,多数公众表示支持国家“禁塑”政策实施,并愿意为此作出改变。但也有人提出疑问:“只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
降解塑料
2021.04.25
空气质量考核指标为何由二氧化硫变成VOCs?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时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持续改善环境治理,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这为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明确了方向。不久前,生态环境部2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提出,“十四五”期间,空气质量考核指标将做出调整。空气质量指标方面,在坚持PM2.5和优良天数两个指标基础上,加上一项基本消除重度污染天数;污染物排放指标方面,将原来的二氧化硫和NOx换成了V
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司长邹首民:科技助力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科技是改善生态环境,应对气候变化,乃至最终实现绿色低碳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利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并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面对这些新问题、新形势和新要求,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向科技要答案、要方法、要出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科技这把解决环境问题的“利器”将有哪些新
限期将至,HBCD全面淘汰需加速
六溴环十二烷(HBCD)作为一种性能优异、技术成熟、价格便宜的阻燃剂,在可发性聚苯乙烯(EPS)和挤塑聚苯乙烯(XPS)保温材料行业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与此同时,作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以及我国的《〈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六溴环十二烷修正案》(简称《修正案》),HBCD即将在2021年年底永久性退出历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陕鼓揭牌


4月2日,由西北大学联合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陕西省应对气候变化和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陕鼓揭牌。这是校企携手落实国家战略,聚集市场需求,聚合绿色低碳技术创新资源,协同建设国际领先的“一站式”解决CCUS重大科学问题、工程问题的自主创新平台,推进“双碳”目标的具体实践。西北大学党委书记王亚杰,陕鼓集团党委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将进驻八省区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将于近期陆续进驻山西、辽宁、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西、云南8个省(区),开展第二轮第三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督察组将重点督察以下内容:中央领导同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指示批示件的办理情况;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情况;长江大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
生态环境
2021.04.07
北上广深垃圾分类,将为生物降解袋产生10-30万吨的潜在市场需求
相较于塑料制品产量已占据全球的1/4,目前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消费量全球占比仅为4.6%,行业尚处于导入期。可降解塑料在拉伸、冲击和弹性等方面与传统塑料的性能相当,但是对比价格可以看出可降解塑料的价格普遍是传统塑料价格的2倍以上。以下对可降解塑料行业现状分析。我国是全球塑料消费大国,塑料消费量占全球的比重达15%,2019年我国塑料包装市场规模541亿美元,预
生态环境部:沿长江一公里内禁新扩建化工项目
推进长江大保护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3月30日,在生态环境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水生态环境司司长张波说,整治化工园区是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的一项重要任务。生态环境部指导地方环保系统严把环评关,禁止在长江干支流一公里范围内新建、扩建化工园区和化工项目。通过把住准入关,坚决管住源头。张波说,长江是黄金水道,水运成本比较低,加上这一带矿产
污水处理
2021.04.06
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成型
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钢铁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已基本明确。《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正在编制的《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目前已形成修改完善稿,初步确定行业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据相关人士透露,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钢铁行业碳达峰目标初步定为: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碳排放
碳达峰
2021.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