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企业动态
2605
利安德巴塞尔、科思创决定永久关闭荷兰PO/SM合资工厂
2025年3月18日,利安德巴塞尔(LyondellBasell)和科思创联合决定永久关闭位于荷兰Maasvlakte工厂的环氧丙烷/苯乙烯单体(PO/SM)生产装置(PO11)。利安德巴塞尔还证实,作为目前进行的战略审查的一部分,它正在考虑为欧洲某些烯烃和聚烯烃 (O&P) 资产寻找新主人。PO11是一家50/50的合资企业,于2003年开始运营,
兰州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全面启动
3月6日至7日,兰州石化转型升级乙烯改造项目乙烯装置设计准备讨论会在兰苑宾馆召开,120万吨/年乙烯装置设计筹备工作全面启动。公司副总经理兼乙烯改造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党委书记沈健明,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蒋鹏飞出席会议。沈健明表示乙烯装置作为乙烯改造项目的“龙头装置”,对于兰州石化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行业能效标杆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兰州石化增强核心功能
乙烯橡胶
2025.03.17
红宝丽环氧丙烷项目计划年底试生产
红宝丽近期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其环氧丙烷技改项目采用异丙苯法工艺,计划于年底进入试生产阶段。该项目所产环氧丙烷将作为聚醚和异丙醇胺产品的生产原料,主要用于内部供应链。当前,全球环氧丙烷生产工艺包括氯醇法、共氧化法等多种路线,不同工艺在成本、环保性等方面存在差异。2022年4月15日,公司第九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公司关于<泰兴化学公司环氧丙
巴斯夫、科思创参与全国首笔跨经营区绿电交易
3月7日,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联合发布广西、云南送上海3月份月内跨经营区绿色电力交易结果,成交电量5270万千瓦时,其中风电占比78%、太阳能发电占比22%。上海地区包括上海石化、上海烟草、巴斯夫、科思创、腾讯、特来电等在内的数十家重点企业参与了本次交易。本次交易是全国首笔跨经营区绿电交易,依托云霄直流及相关联络通道,实现广西绿电送入上海,属全
广西氯碱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核心设备吊装成功!
3月10日,广西氯碱双氧水法环氧丙烷(HPPO)及聚醚多元醇一体化项目30万吨/年环氧丙烷装置的5台环氧化反应器顺利完成吊装作业。环氧化反应器的成功吊装,不仅是HPPO项目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华谊钦州基地三期项目的重要节点,标志着项目建设迈入安装的关键阶段,为设备安装创造了良好的开端。3月8日,公司举行了吊装仪式,集团钦州基地项目总监陶峰,公司总工程师、广
东明石化营销中心昌顺公司获东明县2024年度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近日,东明县交通运输局召开2025年度工作大会,会上对2024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东明石化营销中心昌顺公司凭借扎实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表现,荣获“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这一荣誉不仅是对昌顺公司的肯定,更是其多年来坚守安全生产原则、积极履行社会责任的有力见证。
安全生产
2025.02.26
巴斯夫在印度达赫的新工厂破土动工,扩大Cellasto®微孔聚氨酯弹性体产能
2025年2月24日,巴斯夫印度有限公司在印度达赫的新工厂破土动工,以提高其Cellasto®微孔聚氨酯 (MCU) 的产能。根据巴斯夫全新的“制胜有道”战略,该工厂将采用最先进的技术和自动化系统进行建设,以确保遵循巴斯夫的高安全和质量标准。该工厂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运营,第一阶段将配备一条新的模具生产线,使Cellasto®能够
聚氨酯
2025.02.26
我国实现高端聚甲醛生产技术自主可控
记者2月10日获悉,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以下简称中国化学)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高端聚甲醛新材料项目中试成功,打通了高端聚甲醛新材料核心工艺流程,产出合格产品。这标志着我国实现高端聚甲醛新材料生产技术自主可控,为保障我国产业安全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聚甲醛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以其优异的机械强度、刚性和耐磨性而著称。”该项目相关负责人介绍,聚甲醛是一种综合
山东一诺威环氧及下游衍生物项目获批
近期,淄博市生态环境局对山东一诺威新材料有限公司30万吨年环氧丙烷、环氧乙烷下游衍生物项目(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作出审批决定的公告。项目原计划生产高端功能性聚醚多元醇13万t/a、高端聚合物多元醇(POP)9万t/a、环保型聚氨酯粘合剂产品5万t/a、聚氨酯阻燃剂系列产品3万t/a。项目在后期实施过程中,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对产品方案进行了重新规划,并
内蒙古聚合顺拟建己内酰胺及新材料一体化项目
内蒙古聚合顺新材料有限公司拟在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大路煤化工基地,建设己内酰胺及新材料一体化项目。鄂尔多斯市生态环境局2024年12月对项目环评报告进行受理公示。项目主要由空分、煤制氢、合成氨、硫酸、双氧水、环己酮、己内酰胺装置等组成。包括年产30万吨合成氨、50万吨硫酸、60万吨双氧水(27.5%)、40万吨环己酮、45万吨己内酰胺装置及其配套的公辅设施。生
14亿欧元索赔!巴斯夫已对科莱恩等四家企业提起诉讼
2025年1月13日,科莱恩在官网发布消息称,公司于2025年1月9日收到了巴斯夫针对包括科莱恩在内的四家公司提起的损害赔偿请求。巴斯夫已经向德国慕尼黑法院提起诉讼,索赔金额为14亿欧元。该诉讼称,包括科莱恩在内的四家公司曾在乙烯采购过程中违反了欧盟反垄断规则,该行为已于2020年7月受到了欧盟委员会的制裁。巴斯夫方面表示,这些公司的非法行为扭曲了乙烯和某些
乙烯
2025.01.16
三菱化学宣布停止考虑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建MMA单体工厂
三菱化学集团的子公司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在2020年12月9日的新闻稿《三菱化学宣布在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购买土地并进行35万吨MMA工厂的可行性研究》中宣布,该集团一直在考虑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盖斯马建设一座新的MMA单体工厂,该工厂将利用该集团专有的“新乙烯工艺(Alpha工艺)”技术。2025年1月7日,三菱化学集团特此宣布,已决定终止对该投资计划的考虑。终止
树脂MMA涂料
2025.01.08
全新起航!河南炼化正式运营
1月1日,中石化(河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炼化”)正式全面投入运营,与此同时,原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圆满完成使命,同步停止运营。河南炼化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全资持股,其前身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洛阳分公司,通过资产重组,于去年6月正式设立。公司经营范围广泛,涵盖石油制品的制造与销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各类化工产品的生产与
乙烯芳烃
2025.01.06
蓝山屯河茵创公司“低挥发性低析出淀粉基改性PBAT复合材料5801”新产品成功通过浙江省科学技术成果鉴定
近日,蓝山屯河茵创新材料公司承担的省级新产品试制计划项目“低挥发性低析出淀粉基改性PBAT复合材料5801”成功通过了浙江省技术市场促进会组织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会,并荣获省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这一成果的取得不仅体现了公司在生物改性料的技术创新实力,也标志着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低挥发性低析出淀粉基改性PBAT复合材料5801”产品通过分段式方法前
华峰集团连获四项省部级科技奖项
连月来,华峰集团喜报频传,继“面向跨域数视融合的工业安全生产智能管理平台及应用”入选浙江省“尖兵”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和“高性能生物PTT树脂开发与应用示范”入选浙江省“领雁”研发攻关计划项目后,重庆华峰化工成功斩获“重庆市科学技术奖—企业技术创新奖”,同时,该公司与郑州大学联合申报的“高效可控苯制环己烯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项目,荣获“河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至
河南神马芳纶项目全面建成投产!
近日,河南神马芳纶项目经过工程建设者一年时间的艰苦努力,日前全面建成并试生产。2023年河南神马芳纶技术开发公司年产万吨对位芳纶一期4000吨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尼龙新材料产业园,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公司的重点项目,预计2024年年底投产。同时,还要建设芳纶全流程实验室及中试基地,构建中国高端对位芳纶研发中心,配套发展芳纶纺织材料、芳纶复
芳纶纤维
2024.12.12
新增改性塑料产能5万吨!聚赛龙广州二期生产基地投入生产
近日,聚赛龙披露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显示,聚赛龙目前主要有广州、芜湖和重庆三个生产基地,其中广州和芜湖二期生产基地为聚赛龙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募投项目。广州二期生产基地预计新增改性塑料产品产能5万吨,目前已经投入生产,投资额约8000万元。芜湖二期生产基地预计新增改性塑料产品产能10万吨,投资额约2.1亿元,目前还在建设中。重庆生产基地预计新增改性塑料产品产能
惠州博科拟建10万吨固体顺酐生产装置
近日,惠州博科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顺酐造粒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告公示:10万吨顺酐造粒项目由来根据博科公司调研,国内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能力达到168万t/a,日后随着下游行业的发展,今后仍将有多套顺丁烯二酸酐新建或者扩建装置建成投产,将极大提高我国顺丁烯二酸酐的生产能力,加剧市场竞争。且随着国家环保政策推动,及产业链一体化项目的继续推进,顺丁烯
天辰公司己二腈关键设备入选天津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近日,天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关于印发天津市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版)的通知》,中国天辰工程有限公司的丁二烯法己二腈氢氰化反应器作为大型石油和化工装备入选该目录。重大技术装备是产业升级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支撑,体现和代表了企业创新水平,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2022年,天津市发布了《关于印发天津市促进首台(套)重大技
日本东曹利用捕获的二氧化碳作为生产MDI和HDI的原料
东曹株式会社(Tosoh)已开始利用其位于日本山口县的Nanyo工厂捕获的二氧化碳(CO2)生产异氰酸酯,以配合其脱碳工作。东曹株式会社发言人11月14日表示,该公司的新工厂于10月底完工后,本月开始运营,该工厂可以捕获4万吨/年的二氧化碳并用于生产一氧化碳(CO)。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一氧化碳之前,东曹株式会社将从使用石脑油制造一氧化碳的传统设施中捕获二氧化

131页,当前第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