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免费注册]
试剂仪器网
位置:首页 > 资讯 > 能源环保
2579
多省发布大气污染防控量化指标 助力“铁腕治霾”
近日,受污染排放和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多地出现重污染天气。与此同时,环保部2017年第一季度专项督查仍在持续,多个省份陆续发布今年大气污染防控的具体量化指标,地方“铁腕治霾”进入攻坚战。 环保部的监测数据显示,3月21日开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污染天气。21日起,河南安阳、郑州一带率先出现污染过程,污染物不断积累,20时左右达到重度污染水平。北京市22日
农药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关注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因此每年使用的农药数目也十分庞大,当前我国农药研发能力较低,很多农药对环境都具有一定的危害,长期使用必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这种问题应当早日引起关注。 原来,农药用量偏高、利用率偏低,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农业病虫防治的突出问题。据统计,近5年全国农药用量都在31万吨左右(折百,即折合百分之百浓度),制剂100多万吨,农药利用率仅为35%
北京:年内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不达标淘汰出局
为控制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减少臭氧及PM2.5形成,北京市及早动手,将控制VOCs的排放作为大气污染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经过4年的综合施策,截至2016年底,北京市已提前1年完成了重点工业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12年削减50%的工作目标。2017年,北京市将继续加大对重点行业整治力度,加强监管,确保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达标排放。在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
科学家研制出高性能水相有机液流电池
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教授刘天骠团队日前设计开发了一项全新的水相有机液流电池。这项工作使用简单高效的合成方法得到了高性能的有机分子液流电池材料,从而使有机液流电池的实用性前景进一步明朗。这一成果近期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人们日常生活的能源90%以上来源于化石能源,比如石油、煤和天然气。然而化石能源储备有限,开采和燃烧后释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造成
2017年碳氢制冷剂充注量限值将成为焦点
在工业界越来越大的压力之下,美国和全球的标准组织将考虑提高碳氢制冷剂的充注量限值。 由于工业界提高碳氢制冷剂充注量限值的呼声越来越高,包括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美国消防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环境保护署在内的众多机构将在2017年重新考虑现行的安全标准。 1月3日,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宣布允许丙烷在“重大新替代品政策”(SNAP)计划下应用于制冰机、
我国部分石化和化工企业污染治理不力
2月20日,环保部通报了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察最新情况:18个环保部督察组2月17~18日相继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18个城市空气质量进行现场督导检查,走访检查了430个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企业。督察发现,部分地方政府重污染天气应急措施实施不到位,未达到预期减排效果;一些企业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无组织排放较为严重,其中包括部分石化和化工企业。 其中,焦
治理农药残留超标
农药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对防病治虫、促进粮食和农业稳产高产至关重要。但农药的过量使用,会带来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作物药害、环境污染等问题。 因此,对于农药,大家爱恨交加。 前不久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对此着墨颇多,不但将“实施农药零增长行动”写入文件,还提出“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甚至为农药残留标准制定提出具体要求,“到2020年农兽药残留限量指
环保部即日起一个月内将督查山东等6省18市空气质量
从2月15日至3月15日,环境保护部将会同有关省份,赴京津冀及周边18个城市,开展2017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专项督查。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14日介绍,专项督查将重点督查各级党委、政府及其有关部门责任落实情况、《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2016年任务完成情况、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制定和落实情况、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清理淘汰工作进展
陕西省首项挥发性有机物环境保护地方标准发布
2月8日,记者从陕西省质监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陕西省首次针对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的环境保护地方标准——《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由省环保厅会同省质监局制定完成已经发布,将于2月10日正式实施。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导致城市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的重要前体物,主要来源于化工、医药、电子制造、家具等行业。该《标准》对涉及的8个主要相关行业,如汽车整车制造、
北京理工大学团队发现有效过滤PM2.5新材料
北京理工大学王博教授及其团队将金属有机骨架(MOFs)材料应用于空气过滤、净化与治理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近日被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报道。 2月1日,《Nature》以《金属有机骨架在空气过滤领域的应用》为题对该研究成果进行了报道,并指出通过能够大规模生产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薄膜在空气过滤上的应用,可有效过滤PM2.5,净化空气。 王博表示,金
大脑的铁磁纳米粒子来自空气污染
最近,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报》期刊的论文再次引发媒体及公众的关注,该论文的研究团队找到了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大脑中大量的磁铁矿纳米粒子来自外部环境,也就是空气污染,而非人体自身机制所产生。据论文介绍,汽车尾气(尤其是柴油车)、工业生产、厨房明火或是使用不密封的火炉,都可能成为大脑中磁铁矿纳米粒子的来源。 研究人员检测了37名(3岁-92岁)生活在墨西哥
我国科学家为提升太阳能电池等光电转换效率找到新办法
来自中国吉林大学一科研团队在揭示二维半导体材料光物理机制上取得新进展,为提升太阳能电池等光电转换效率找到新办法。该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通讯》杂志上。 近年来,既具有与石墨烯类似的极限物理厚度,又具有石墨烯所缺失的直接带隙能带结构的二维半导体单层材料——过渡族金属硫族化合物单层,展现出了比石墨烯还丰富的光物理特性,在超薄且柔性的能量转换
青岛能源所助力低速电动车无铅化进程
近年来,价格低廉且使用费用极低的低速电动车(≤ 70 km/h)极大便利了百姓的出行,丰富和满足了广大群众的物质生活。其价格亲民,使用方便,备受三线和四线城镇居民欢迎,2015年销量破七十万,2016年高速增长,销量突破100万。然而,大多数低速电动车使用的是铅酸蓄电池作为动力,铅酸蓄电池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但是环境污染严重,已经不符合国家提出的“生态文
纳米技术提高热电转换效率
如何将大量汽车尾气排放的废弃热量高效转化为有用的电能,成为欧盟第七研发框架计划(FP7)的研究课题。欧盟为此提供375万欧元资助,总研发投入530万欧元,由列支敦士登、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奥地利和瑞士7个国家及14家纳米材料企业联合组成欧洲NanoHiTEC技术攻关团队。 根据赛贝克效应,当2种不同温度的物质材料相互接触时,接触面存在电荷扩散流
中国航发航材院成功研发出新型石墨烯锂离子电池
近期,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航发航材院)石墨烯及应用研究中心燕绍九博士披露,经过5年的不懈研究,中国航发航材院石墨烯储能材料研发团队已成功研制出具有快速充电、长寿命、低发热的新型石墨烯锂离子电池,该产品目前已实现了批量制备,即将走向市场应用。 检测结果显示,在同等条件下,此新型石墨烯锂离子电池充电时间仅为普通锂离子电池的十分之一,但使
山西煤化所自主研发的煤炭间接液化技术实现百万吨级工业化应用
2016年12月6日,以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高温铁基浆态床煤炭间接液化技术为核心的全球单套规模最大的煤炭间接液化装置——神华宁煤400万吨/年煤制油工程投料,产出费托轻质油和费托重质油;9日产出稳定合格蜡;18日加氢精制装置产出合格柴油;21日实现了煤制油工程全流程贯通。这是山西煤化所重大成果产出的成功应用典范,受到了中央和相关部门的高
环保部等发布禁止六溴环十二烷生产使用公告
环境保护部、外交部等11部委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新增列六溴环十二烷修正案》生效的公告。 公告指出,自2016年12月26日起,禁止六溴环十二烷的生产、使用和进出口。但根据《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情形除外:用于建筑物中发泡聚苯乙烯和挤塑聚苯乙烯的(主要作为阻燃剂),在特定豁免登记的有效期
环保政策日趋严厉 印染助剂行业发展前景如何
印染助剂作为纺织印染的重要原料之一用以改善纺织印染品质,提高纺织品附加值。印染助剂是精细化工产品在纺织印染行业的应用,属于化工和印染的边缘科学。近年来,世界纺织助剂工业及市场发展迅速,在我国,由于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纺织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纺织助剂工业发展速度明显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016年8月,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的2016中国生态纺织环保科
新型高效低成本锂电技术有望打破锂电池产业格局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员唐永炳及其研究团队成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高性能、低成本锂离子电池技术,有望打破现有锂离子电池产业格局。相关研究成果A Novel and Generalized Lithium-Ion Battery Configuration Utilizing Al Foil as Both Anode
科学家揭示雾霾形成的化学机制
近期,一个由中国、美国和英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研究团队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文章,宣称找到1952年伦敦大雾及当前中国雾霾形成的主要化学机制。 人们知道由二氧化硫转化产生的硫酸盐是形成烟雾的主要原因,而具体转化机制并不清楚。该团队研究证实伦敦大雾是在多云的大气环境下,由二氧化氮促使二氧化硫转化为硫酸盐,从而形成危害性大雾。而中国当前雾霾

129页,当前第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