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RNA是否被DNA污染是分子生物学实验中的关键步骤,主要通过电泳检测和qPCR验证两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以下是具体操作流程和判断标准:
电泳检测法
琼脂糖凝胶电泳观察
真核生物RNA电泳后应显示清晰的28S和18S rRNA条带,且28S亮度约为18S的2倍。
DNA污染特征:
加样孔附近出现弥散或条带状的高分子量物质(基因组DNA片段)。
RNA条带模糊伴顶部拖尾,可能为未完全降解的DNA。
原核生物RNA无28S/18S特征,需依赖其他方法。
电泳条件优化
使用75-100V电压电泳至染料泳动2-3cm,延长电泳时间可提高分辨率。
凝胶染色推荐溴化乙锭(0.5 μg/mL)或SYBR绿Ⅱ,注意操作安全。
qPCR验证法
引物设计
设计跨越外显子-外显子连接区的引物,使基因组DNA无法有效扩增(因内含子序列未被剪切)。
若用此类引物仍能扩增出产物,提示存在RNA外显子连接区残留的DNA片段污染。
反转录对照实验
设置“无反转录酶”对照(-RT对照):若后续PCR扩增出目标条带,表明RNA样本中存在基因组DNA污染(因DNA可直接扩增)。
若无条带,则说明DNA污染水平较低或可忽略。
辅助验证方法
DNase处理验证:对RNA样本进行DNase I处理,若电泳异常条带消失或qPCR跨内含子引物无法扩增,可确认原样本存在DNA污染。
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纯净RNA的A260/A280比值通常在1.8-2.1之间,若比值明显偏高(如>2.2)可能提示DNA污染,但需结合其他方法验证。
注意事项
电泳和qPCR需结合使用,避免单一手段的误差。
操作时需使用RNase-free耗材,防止交叉污染。
通过上述方法可系统判断RNA样本的DNA污染情况,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